道藏集

 立即注册  找回密码
查看: 118|回复: 0

国学《道德经》第十八章(第一句)连载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12-17 19:29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古文】
故大道废焉,有仁义;智慧出焉,有大伪(郭店楚简无此句) ;六亲不和焉,有孝慈 ;邦家昏乱焉,有忠臣。
【释义】
当把“仁义”挂在嘴边的时候,说明“仁义”已经失去了。
大家好,这回我们聊《道德经》第十八章这句话; “故大道废焉,有仁义”,通行本写的是:“大道废,有仁义”,但是傅本是这样写的:“大道废,焉有仁义”。
这么看跟前边的不一样,前边通行本、王本、河本都是这么说的:“大道废,有仁义”。意思是:大道一废掉了,才出现了仁义。


傅本说“大道废,焉有仁义”,大道废了,怎么会有仁义呢? 这两个哪个对?当帛书甲乙本出来以后,发现是这样的:“故大道废,安有仁义”。楚简被挖出来看到的也是:“故大道废,安有仁义”,有的写“安”,帛书甲本写的是“案”,案件的“案”,实际跟“安”是相通的,楚简写的是“女”,没有上边的宝字盖,实际上也是“安”字,也就是“大道废,安有仁义”,是这么写的,意思就是大道一废了,怎么会有仁义存在呢?听着好像也有道理,大道废了,世界还有仁义吗?这样的理解。


觉得这么理解又似乎不大妥当,觉得句逗点错了,应该是“故大道废焉,有仁义”,“安”字古代通“焉”字,“故大道废焉”,大道废了,“有仁义”,才有仁义存在。实际上王本和河本讲的是对的,传统的讲法也是对的。“安有仁义”,原来说的是大道废了,怎么会有仁义呢?这么讲是对的,好多人现在都认为应该这么讲,其实老子讲的应该是“故大道废焉,有仁义”,意思是:也就是大道废了,才会出现仁义。


大家觉得奇怪,老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呢?大道废了,怎么才出现仁义呢?是这样的,实际在楚简里边,这一章和前边我们讲过,领导的四个境界应该在同一章,后世给它分开了,单独成一章,实际上是连着讲前边的“四重”管理境界后再讲这些,为什么说大道废了,才出现仁义呢?
老子讲的第一个境界是“太上,下知有之”,下边人仅仅知道有这个领导者而已,这领导者隐身于背后,用规章制度来推动运行,老百姓自己运行得非常好,公司里边的员工自己去运行,运行得也很好。但是,如果领导者没有遵照大道去做事,把自己放到前边,必然会进入到第二阶段,领导者跳出来做榜样,去干预员工的运行,领导者是太阳,领导者发出能量去温暖员工,老子说这是第二境界。当领导者不按大道去做了仁义就开始缺乏,这时候领导者必然要跳出来倡导仁义。


一定要清楚地知道,老子在这讲道和德的关系,道本来是里边的,当知道世界原理了,按照大道去做,德就会出来了,德是外边的显现。如果领导者不懂大道,没按照大道去做,可能德就会缺失,这个时候领导者就要故意强调德了。所以当大道废掉以后,仁义就要被过分地强调,好比每一个老百姓都讲仁义,您说您还要强调仁义吗?不需要了,可当您强调仁义的时候,说明百姓中的仁义已经开始缺乏了。
比如每个人每天都吃饭这是正常事吧,但这个时候您非要拉出一个人来强调,这个人是榜样每天都吃饭,都要学习他,大家想一想,这里强调的意识形态是不是存在问题呢?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仁义道德,社会上充满了和谐,您就不用单独强调,不用说只有这个人是榜样,他有多么的仁义,就好比每个人吃饭一样,当做正常的事一日三餐。所以当您遵照大道执行的时候,每一个老百姓都进入仁义的状态时候,您压根就不用拉出一个人,说这就是仁义,我们都要学他的仁义,这根本不用强调。可是当您没按照大道去做事,老百姓就出问题了,一出问题您就要去强调,您看他是多么仁义,我是多么仁义,大家照我学,我是仁义的,这时候反而证明大道匮乏了。


当社会充满仁义的时候,其实您不需要去讲的,真正要讲的时候,说明反而没有仁义了。这个话接着引出来一个问题,老子喜欢不喜欢仁义?老子推崇不推崇仁义?很多写《道德经》的学者,都认为这一章,是老子在旗帜鲜明地反对儒家,儒家提倡仁义,老子道家就反对仁义,攻击儒家,说大道废了才有仁义,很多人都这么认为。实际上,老子是不反对仁义的,这个社会有仁义是美好的,但是老子反对那种没有在大道上做事,反而过度提倡仁义的,人们根本没有找到事情的根结。老子压根不反对它,老子只是认为,当你把这个东西提出来的时候,这是警戒线,提示你说明在周围的环境里已经在失去它了。


在公司里也是如此,比如说所有人都是销售冠军,每一个人做业务都做得都非常好,那你还要非拉出一个人来说这就是榜样,他就是销售冠军,我们要向他学习,这样做根本没有必要,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榜样,都在尽自己的本份去维护公司的运转。
接下来还会有几句话用的是同样的句式,我们下回接着聊。
敬告:本人搜集整理《道德经》文章没有学术成分,只是浅谈记录感悟。无论朋友喜欢或者不喜欢,都不要对此有执念都是在学习中。
弘扬传统文化,传播国学经典。
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!感谢大家。
图文来自网络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发布于 山东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道藏集

GMT+8, 2025-10-17 03:20 , Processed in 0.210641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.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