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藏集

 立即注册  找回密码
查看: 80|回复: 0

歪解《道德经》(68)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3

帖子

5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5
发表于 2023-2-14 17:09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四十章
原文
反者①道之动②,弱者③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④,有生于无⑤。
注释
①反者:从反面推测,指上章的“其致之也”;见第一章“常无欲以观其妙,常有欲以观其徼”及注⑥⑦⑧。
②动:运行的不同方向和相反结果,指第一章的“妙”和“徼”、第三十九章的六个“一”和六个“无以”;见第二章注③④⑤⑥⑦⑧。
③弱者:坚守雌柔的既定方针;见第三十六章“柔弱胜刚强”及注④⑤、《解64》。
④有:有名,见第一章注⑤及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”。
⑤无:无名,见第一章注④及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”。
翻译
从正反两方面推测道的运行趋势和结果,(就可以明白必须尊奉它的最高准则),就会明白坚守无为和雌柔,可以使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。世间万物都是依仗我们发现并名命名了的道来维持生存发展,而道本身,则产生在天地产生之前。
解73
本章的文眼是“弱者道之用”,三十八章回答什么是上德和下德,三十九章阐述德和终极目标必须“一”到完美境界,四十章告诫德在实际运用中必须坚守雌柔和无为。
值得注意的是,老子始终没有忘记提醒他的读者:德和一的灵魂是道,无论战略作为和战略目标高度协调,达到一,还是走向撕裂,变成“二”,都是“道之动”——尊奉道和抵触道;德和一的持续完美,或者说,民族、国家、政权的可持续生存能力的逐渐增强增大而不是削弱衰竭,政权和权力者不挑战道的最高准则,永远地、不折不扣地坚守雌柔,才会、才是、才会使大准则产生根本性的作用。
一句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,不是简单的点缀,更不是无聊的重复,这是在强调:如果天地混沌前就“不道”,连天地万物都不会有;人类在道面前,实在渺小,无论如何不要在最高准则面前妄自尊大掉以轻心;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从战略谋划阶段始,就要严防死守雌柔、无为的红线,以贱为本以下为基,任何僭越,都生死攸关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道藏集

GMT+8, 2025-10-14 02:40 , Processed in 0.13584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.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